華南理工大學:科學為路,前輩作引,營員探索科技奧妙
科學為路,前輩作引,營員探索科技奧妙
據(jù)悉,青少年高?茖W營活動在中國科協(xié)、教育部的共同推動下,自2012年已經(jīng)連續(xù)開展9年。2012年以來,共選拔88011人參加活動,讓廣大營員感受科技魅力,培養(yǎng)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今年,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活動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賦能優(yōu)勢,由線下活動改為線上組織,以“虛擬大學城”的形式集中呈現(xiàn),營員及廣大青少年將通過網(wǎng)絡方式參加分營活動,參與在線交流互動,感受科技文化魅力。
活動期間,“云上科學營”華南理工大學分營邀請了各領域專家及名校優(yōu)秀學子,以直播、錄播等形式開展云游大學校園、與名家大師面對面、參觀重點實驗室、參與線上科研實踐、與朋輩互動交流等各項活動開展多領域、多維度、多形式的科普活動,同時展現(xiàn)我校堅實的科技實力與活躍的思想氛圍。
2020年8月18日下午,200名營員們相約線上,通過VR平臺在線上參觀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等華南理工大學重點實驗室。
首先由陳振灃博士帶領營員們參觀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并就“超快”的概念及其應用方向進行詳細解說。同時,陳師兄還為營員們介紹了超快平臺目前擁有的飛秒OPA實驗室、飛秒OPO實驗室、納秒OPO實驗室和拉曼實驗室所作的實驗操作和儀器設施等基本狀況。

陳振灃博士介紹超快平臺
隨后,由發(fā)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全會雷師姐講解運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究分子結構與物理特性的基本實驗操作。師姐通過“N”“M”“R”三個方面,用通俗的語言闡明了核磁共振的基本內(nèi)容。隨后,師姐為營員們介紹了不同核磁共振圖譜與分子結構的關系以及核磁共振譜圖的解讀。

全會雷師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核磁共振原理
接下來,石志鋒師兄帶領營員們參觀國家人體組織功能重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醫(yī)療器械研究檢驗中心,石師兄首先介紹了研究中心和檢驗中心的基本情況,然后石師兄通過現(xiàn)場演示等方式詳細介紹了掃描電子顯微鏡、透射電子顯微鏡等主要儀器及其使用方法,最后,石師兄提及平臺的儀器共享,平臺儀器可供獨立測試、輔助測試、委托測試等方式,幫助各研究組進行數(shù)據(jù)測試。

石志鋒介紹光譜質譜中心
隨后,由王濤老師帶領營員們參觀熱帶建筑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老師為營員們分別講解了實驗室的大氣邊界層風洞,模擬地震振動臺等實驗設施。王老師通過顯示視頻例證等說明建筑設計中應對風力破壞的重要性,并為大家演示說明風洞實驗室的使用及其必要性。

王濤老師以直觀的模型介紹風力對高層建筑的破壞
最后,由黃滟波老師通過VR技術帶領營員們參觀制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運用VR展示實驗室的同時,黃老師為營員們詳細介紹了實驗室的基本情況、主要研究方向和成果。黃老師以造紙工序為線索講解各公共實驗室的實驗器材及其基本使用方法。在測試方面,黃老師以性能要求為切入點,對高精密儀器做了系統(tǒng)而詳細的介紹。

黃滟波老師利用線上VR平臺介紹學生創(chuàng)新實驗室
收獲滿滿
經(jīng)過一天的學習,營員們觸碰到材料、建筑、輕工等科學領域,相信營員們對于科研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參觀過后,為期五天的“云上科學營”也即將步入尾聲,相信營員們一定都有收獲,希望他們在未來的生活和學習中,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與熱情,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積極思考,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