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29日,由中國科協(xié)、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周凱旋基金會共同主辦的第16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位青少年科學英才齊聚一堂,展示自身扎實的知識基礎(chǔ)、 出眾的科學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個人素質(zhì),并接受專家教授們的評審。經(jīng)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審,我省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彭爽同學的仿生機械手及其控制系統(tǒng)項目最終獲得一等獎。

左三為:安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彭爽同學、左一為頒獎嘉賓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副主任、黨組成員高瑞平
本屆獎勵活動從2016年5月開始啟動。安徽共有37名高中學生正式提交申報項目。第16屆“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組委會聘請了重點高校、科研機構(gòu)的教授、研究員擔任評審專家。經(jīng)過資格審查、初評,最終評選出來自全國的100名學生參加終評。彭爽同學也獲得在上海的終評資格。

韋鈺院士與我省選手彭爽同學在現(xiàn)場交流

彭爽同學在現(xiàn)場進行項目展示
在為期一周的終評活動中,同學們先后接受了項目問辯、知識水平測試、綜合素質(zhì)考察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考驗。參加終評的學生還在活動期間與諾貝爾獎科學家、著名院士科學家面對面交流。走進上海交大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驗創(chuàng)新實踐課程,感受高校的學術(shù)氛圍和校園文化。活動得到了參賽學生和院士專家的充分肯定。評委會專家表示,“明天小小科學家”獎勵活動的評審不僅考察學生的研究科學項目水平,還非常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參賽的經(jīng)歷對每一個學生都是很好的鍛煉和交流的機會,通過和不同學科的專家交流,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如何做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