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風暖,萬物萌新,在這個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時節(jié),大自然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4月4日至4月6日,山西省科技館以“春生萬物·科學有約”為主題,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科普活動,帶領觀眾用“科學之眼”解鎖春天的奧秘,在科學與自然的交融中,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之旅。

觀眾熱情參與現場 攝影:白思凝
活動期間,“春的密碼——植物的生命科學深度串講”將觀眾帶入了神奇的植物世界。從4億年前植物登陸的偉大創(chuàng)舉,到風力發(fā)電與生物能發(fā)電的跨界探索;從水在植物體內的奇妙運動,再到蒲公英串聯起的立體生態(tài)鏈。輔導員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與演示,讓觀眾們領略到植物生命科學的無窮魅力,也感受到了自然與科技共振的力量。

“植物最先登陸”活動現場 攝影:范瑾

“從風力發(fā)電到生物能發(fā)電”活動現場 攝影:張夢芳

“水在植物體內的運動”活動現場 攝影:崔雅婧

“蒲公英在春天的旅程”活動現場 攝影:劉洋
“春的印記——科學工坊動手做”則為小朋友們提供了與春天親密接觸的機會。“咚咚咚——”槌聲清脆,花瓣與新葉的汁液在布上暈染出獨一無二的春色,孩子們通過植物拓染,將春日的紋理“復刻”成自然藝術品;搗漿、鋪花、壓紙……小朋友們在“花草紙工坊”里重現東漢智慧,打造出一張張會呼吸的“春日信箋”。在這些古老與現代結合的手作活動中,大家不僅體驗到了動手的樂趣,更讓科學變得觸手可及。

“植物的拓染”活動現場 攝影:傅麗

“制作花草紙”活動現場 攝影:喬璐
趣味科學活動同樣很受觀眾歡迎。“解密熒光反應背后的科學”讓大家化身“科學俠客”,親手調配熒光涂料、測試神秘光源,破解“光發(fā)出了光”的原理;“別讓你的眼睛騙了你”通過魔術、創(chuàng)意設計和視覺錯覺實驗,揭開了人類雙眼感知空間的秘密,直面神經科學的神奇悖論;“探秘人體‘支架’——骨骼”活動中,孩子們一邊學習關節(jié)結構與力學原理,一邊了解生命的力學奇跡與健康密碼,明白了“保護骨骼健康,才是春天生長的終極奧義。”

“解密熒光反應背后的科學”活動現場 攝影:白燕

“別讓你的眼睛騙了你”活動現場 攝影:楊宏熔

“探秘人體‘支架’——骨骼”活動現場 攝影:范瑾
多功能報告廳里,科普劇《要走的路》點燃著科學信仰。舞臺上,演員們用生動鮮活又不失細膩的表演,演繹了趙忠堯等科學家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突破重重阻撓、矢志報國的動人故事?茖W家們對祖國熾熱的愛和對科學事業(yè)的執(zhí)著,如春苗般在觀眾心中扎根生長,激發(fā)著人們內心深處對家國情懷的共鳴,也激勵著當代青少年傳承科學家的赤誠與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拼搏奮進。

科普劇《要走的路》演出現場 攝影:李然
此外,常設展廳的定時講解于每天上下午準時開啟。講解期間,觀眾們緊跟輔導員的腳步,聆聽科學知識,體驗各類展品,全身心投入,感受科學帶來的無窮樂趣。在“磁電大舞臺”“空間載人實驗室”“自己拉自己”等體驗項目前,觀眾們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主動參與其中,親身感受科學的奇妙。

定時講解現場 攝影:范瑾

黃土劇場定時演示現場 攝影:楊鈺

磁電大舞臺定時演示現場 攝影:劉書偉

“自己拉自己”體驗現場 攝影:劉書偉
此次山西省科技館清明節(jié)主題科普活動,不僅讓觀眾們在春日里收獲了科學知識,更在心中種下了熱愛科學的種子。相信這些充滿趣味與意義的活動,會成為大家春日里一段難忘的回憶。今后,山西省科技館將帶來更多精彩的科普盛宴,助力全民科學素養(yǎng)提升,為創(chuàng)新型社會營造熱愛科學、探索未知的濃厚氛圍。
供稿:崔雅婧
編輯:張 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