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毛慶 實習生 柳。 “今天我會問很多問題,希望你們積極回答我。準備好了嗎?”8月3日下午,第28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科技教育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校長特別顧問保羅卡莫(Paul Cammer)《教育和啟發(fā)——不可分割》的主題報告正式開場,短短一個小時,20多個提問讓現(xiàn)場氣氛十分活躍。一位學生告訴記者,以前上課還能走走神,而這次好像大腦時刻在高速運轉。
保羅曾在美國托馬斯杰弗遜科技高中擔任神經科學研究實驗室主任,先后獲得美國教育部總統(tǒng)獎、麻省理工大學創(chuàng)新科學教師獎、美國年度生命科學獎、美國陸軍杰出教師獎、耶魯教學獎等,是一位資深的科技教師。
在中國任教一年,保羅發(fā)現(xiàn),即使是優(yōu)等學校的課堂上,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進行著與教學內容無關的活動,教師往往過于注重教學內容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他認為,教師在課堂上首要任務是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思考。學生能夠自學絕大多數(shù)的基礎知識,而他們的思維技巧、學習方法和意志品質則需要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在課堂上進行培養(yǎng)、鍛煉。
課后接受采訪中,保羅把自己的教學方法稱為“蘇格拉底式教學法”,即通過提問來教學,教師是課堂進程的推動者而非授課者,將學習的責任更多地轉移到學生自己身上。
保羅建議,教師還是應該嘗試走下講臺,走出自己一貫的教學方式,用精妙的提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幫助他們學會學習和思考。“長期堅持這樣的思維訓練,一定可以改變學生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