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期間,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天文物理所教授孫維新應邀來到廣西科技館,于3月18日面向公眾和參加廣西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選手及指導老師開展了《趣味物理 游戲科學》和《太空科技大進展》兩場趣味科普講座。
18日上午的講座,孫維新教授以《趣味物理 游戲科學》為主題,用多個簡單易懂的科學小實驗,幽默風趣的語言,為300多名學生及家長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許多深奧的物理知識。一張紙和一本書同時從高空墜落,誰先到達地面?摩擦高腳玻璃杯口是否能發(fā)出悅耳聲音?香蕉能否當鐵錘?薯片能否被點燃?所有的問題都直接用實驗說明,直觀精彩又利于記憶。孫維新教授非常重視教與同學之間的互動,“玩中學,學中玩”,吸引孩子們認真聽、認真學、認真思考。在解釋“旋轉(zhuǎn)在太空科技上的運用”時,孫維新教授還邀請同學上臺與他互動發(fā)射“火箭”,同學們紛紛舉手參與,現(xiàn)場氣氛十分熱烈。
孫維新教授邀請同學上臺與他互動發(fā)射“火箭”

孫維新教授通過科學小實驗講解深奧的物理知識
18日下午,孫維新教授以《太空科技大進展》為主題,為參加廣西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選手及指導老師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講座,讓選手們進一步增長見識,提升科學素養(yǎng)。講座中,孫維新教授為大家介紹了許多世界先進的太空技術(shù)和前沿知識。太空電梯、移居火星、火箭的回收……許多新鮮詞大家還是第一次聽到,非常陌生卻又被深深吸引。兩個小時的講座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jié)束,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講座學到很多知識,拓寬了眼界,希望還有機會聽到孫維新教授講課。

孫維新教授給參加廣西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的選手及指導老師進行培訓
孫維新教授在講座中告訴孩子們,在科學探索中,不要怕犯錯,一定要經(jīng)常問為什么,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平時生活中,都要經(jīng)常觀察現(xiàn)象,自己去操作、去實驗、提出問題,然后再帶著疑問去探索,最后得出理論。
廣西科技館與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已多次合作,孫維新教授已先后三次受邀來到南寧開展科普活動,每一次都反響熱烈。今后,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不斷促進兩岸科普文化交流,共同推進兩岸科普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